隨著住建部業績補錄窗口即將關閉(2017年12月31日補錄窗口將自動關閉,不再受理任何企業補錄申請),未進入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的企業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近期全國上下建筑業企業也是忙的不亦樂乎,都在為企業業績補錄而奔波著....頭疼著.....
為規范建筑業企業入庫工程業績管理,推進真實、可靠的工程項目信息在電子化審批中的運用,防止資質升級的建筑業企業弄虛作假,提供虛假業績材料,騙取資質的現象等,全國各省已陸續展開入庫業績大核查。
重點是:抽取每批次資質增項、升級審查結果公告中的建筑業企業,對所申報業績進行核查。對于提供虛假工程業績的,刪除該工程業績信息,并記入企業不良行為,撤銷許可通過的相應資質,一年內不得申請辦理資質升級、增項業務。每年結合企業資質動態考核和投訴舉報案件受理,對建筑業企業已入庫工程業績進行核查,經核實企業在工程業績入庫中弄虛作假的,刪除所涉及的虛假工程業績信息,并記入企業不良行為,限期三個月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降低企業資質等級。
相信通過本次核查也給近期在趕著業績補錄的企業提前敲了一下警鐘,即使是資質升級成功了后續也會面臨著資質核查,杜絕弄虛作假等行為。

關于加強建筑業企業入庫工程業績管理的通知
各設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委、規劃局),西安市市政公用局,西安市城改辦(棚改辦),楊凌示范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西咸新區規劃建設局,韓城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神木縣、府谷縣住房城鄉建設局:
為規范建筑業企業入庫工程業績管理,推進真實、可靠的工程項目信息在電子化審批中的運用,根據住建部《關于開展建筑業企業資質申報業績核查的通知》(建市資函〔2016〕116號)、《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申報弄虛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建市〔2011〕200號)和省住建廳《轉發住建部辦公廳關于扎實推進建筑市場監管一體化工作平臺建設的通知》(陜建發〔2017〕289號),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規范工程業績信息核實錄入。根據住建部“工程項目信息應通過工程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采集錄入”要求,自通知下發之日起,我省建筑業企業和外省入陜建筑業企業在陜完成的工程業績(包括2017年12月31日前補錄的工程),按照“誰核實、誰負責”的原則,由工程項目所在地發放施工許可證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企業提交的相關證明材料進行核實錄入;我省建筑業企業在省外完成的工程項目,應通過工程項目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平臺采集錄入;境外完成的工程業績,按照住建部的規定要求錄入。
二、加強工程業績信息核查。按20%的比例隨機抽取每批次資質增項、升級審查結果公告中的建筑業企業,對所申報業績進行核查。對于提供虛假工程業績的,刪除該工程業績信息,并記入企業不良行為,撤銷許可通過的相應資質,一年內不得申請辦理資質升級、增項業務。每年結合企業資質動態考核和投訴舉報案件受理,對建筑業企業已入庫工程業績進行核查,經核實企業在工程業績入庫中弄虛作假的,刪除所涉及的虛假工程業績信息,并記入企業不良行為,限期三個月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降低企業資質等級。
三、強化已入庫工程業績運用。相關職能部門在資質許可、招標投標等業務辦理過程中,要依據陜西省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對已入庫的相關工程業績進行審核確認,不得要求企業提供相關證明材料進行重復核查,未入庫的工程業績不予認可,切實減輕企業資質管理成本。
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
近年來,部分建筑業企業弄虛作假,提供虛假業績材料,騙取資質的現象較多。為做好建筑業企業資質審查工作,住建部發布《關于開展建筑業企業資質申報業績核查的通知》決定對2016年11月1日前申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一級資質的企業開展業績核查。
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2017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將重點考核企業信譽和業績等指標。

從上述文件可以看出,今后住建部對工程業績的核查力度將會更大、審查將會更嚴。
住建部發布《關于簡化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的通知》,通知明確,除各類別最低等級資質外,取消關于注冊建造師等的指標考核。
取消注冊建造師等人員的指標考核后,工程業績就成為資質標準三項硬性指標中(企業資產、技術負責人、工程業績)份量較重的一項,對于升級的企業也算是設立了一個很高的門檻。
《關于簡化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的通知》還明確,“對申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一級資質的企業,未進入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的企業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
2017年12月31日補錄窗口將自動關閉,不再受理任何企業補錄申請。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扎實推進建筑市場監管一體化工作平臺建設的通知 建辦市函[2017]435號
一、強化平臺應用
確保實現全國建筑市場“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信息化工作目標。
二、提高數據質量
工程項目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將工程項目的招標投標、施工圖審查、合同備案、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環節的數據全部納入省級平臺。
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省級平臺與全國平臺對接機制,確保數據交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障省級平臺與全國平臺實時對接聯通,保證上傳數據及時、準確、完整。
三、完善項目信息
工程項目(包括補錄的工程項目)信息應通過工程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平臺采集錄入。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工程項目信息采集管理辦法,建立責任追溯制度,對進入省級平臺的工程項目信息嚴格把關,防止虛假信息入庫。對于在工程項目信息采集錄入中弄虛作假的單位或個人要嚴格依法處理,并作為不良信用記錄上報全國平臺。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嚴格審核項目信息,對報送到全國平臺的工程項目信息的真實性負責。
各地要加強對工程項目信息補錄工作的監督管理,嚴格審核,加快進程,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補錄工作。各地要將補錄的工程項目納入日常監管,不得單獨設置僅用于資質申報的補錄項目庫。要進一步規范對涉密工程的保密管理,嚴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規,不得公開涉密工程信息,不得向全國平臺報送涉密工程信息。各地要對已上報全國平臺的項目進行全面清查,確保上報項目信息中不含涉密工程信息。
四、加快誠信建設
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要求,及時公開工程建設企業和注冊人員等建筑市場相關主體的信用信息。要進一步加大不良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上報力度,在行政處罰決定生效后,及時通過省級平臺上報到全國平臺。我部將定期對各地不良信用信息上報情況進行統計和考核,對于不及時上報信息的,將進行通報批評。
五、加強檢查考核
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我部將加強對省級平臺建設情況的檢查,定期對各。▍^、市)平臺建設、數據報送、運行維護等情況進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結果。對于排名靠后,平臺建設推進緩慢,數據上報數量偏少、質量不高的地方進行全國通報,并組織開展專項督查。
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市縣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在推進平臺建設、數據采集上報等方面的檢查考核,制定考核辦法,定期組織檢查。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市縣要采取約談、通報等方式督促整改。
六、建立聯絡機制
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完善建筑市場監管信息化工作聯絡員機制,確保省級平臺穩定運行,做好技術支持及相關服務。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明確專門機構負責省級平臺建設及運行維護工作,分別確定1名業務管理人員和1名技術管理人員作為聯絡員,負責協調平臺的運行和管理工作。
建筑業企業二升一、一升特升級指導加微信:xuexiang7522
帶著這個疑惑,筆者對比了目前為止2017年與2016年同期的數據情況,并與行業內以往數據一一比較,用數據多角度反映資質審批現狀。

首先,我們看下全部資質的申請情況,2016年1—9月份的全部資質申請總數為690次,同意數量為347次,通過率50.23%;2017年1—9月份全部資質申請總數為2547,同意數量為947,通過率僅37.18%。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資質申請數量雖然有所增加,但通過率卻大幅下降。
下面我們以特級資質為例,多角度分析一下。

對比2016年和2017年的特級資質申請情況,不難看出,特級資質申請也在緊縮,總通過率從62.5%下降到44.77%。特級資質的申請主要集中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公路工程幾種,這三個資質的通過率也都有所下降。甚至,2017年9月份第一批申請里,特級資質通過率僅為17.3%。
(注:因新特級資質標準將出臺所以很多企業都在趕新標準出臺前趕緊升級,所以2017年年底前將會出現新入特級井噴狀態,想了解新特級資質標準詳情可添加微信:xuexiang7522,或電話咨詢13522887522薛主任)
雖然通過率下降,但申請數量呈幾何級增長,成功數量也有較大增長。這點,我們可以從下圖看的更明顯。

2014-2016特級資質通過數量較為穩定,2017年陡增。

截止目前,特級資質總數為508家,從省份分布可以看出,特級資質數量依次為北京、浙江各60家,江蘇58家,山東31家,上海25家,廣東23家,安徽22家,湖北22家,四川21家,河南20家,其余省市均不足20家。

我們再細分這508家特級企業,可以看出,大多企業只有單特級資質,能拿到多特級的只有15.4%,而且我們對比上面的省市分布,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特級數量多的省份,多特級卻很少,這是因為多數的多特級企業多為央企和國企,民營企業拿到特級的雖然多,但拿到多特級的寥寥無幾,所以江蘇、浙江這種民營建筑企業為主的省份拿到多特級的自然就很少,由此可見,民營企業的全面發展還是任重道遠。
另外說一下,為什么申請的企業幾何級增加?
首先,雖然資質在嘗試弱化,但招標環節中體現的還不多,從企業切身的投標環節來看,資質仍是最可靠的通行證,所以對于資質的升級仍是重點工作。換個角度來說,資質門檻的提高,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更高的業績目標,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是良性循環。
即使將來資質真的取消了,真正做工程的企業能憑借之前不斷升級資質累積的業績和努力,也會幫助企業在資質取消后提高競爭力。至于那些靠掛靠接項目的企業,無論資質以后是否取消,當下資質的升級都是提升目前企業營收的關鍵。
另外,不少地方政府為了鼓勵建筑施工企業做強做大,出臺了各種升資質后政策扶持和現金獎勵政策,有些地方晉升特級資質可獎勵300萬元……,這對企業來說都是升級附帶的好處。
建筑業企業二升一、一升特升級指導加微信:xuexiang7522,或電話咨詢13522887522薛主任)
最后,資質審批逐漸嚴格,以后申請必然更加困難,如何抓住資質升級的最后一波浪潮,也是建筑企業尤其是民營建筑企業近期發展的關鍵。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因資質終將弱化,而放棄進行資質升級的企業,反而錯過了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機遇,在資質取消之后,命運也更加難以預測。(本段內容來源建筑管理微信號)
>>不能認定為企業業績的工程
《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和資質標準實施意見》規定:
1.單位工程未竣工驗收或驗收不合格,不能作為申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的業績考核。
2.配套工程不得單獨作為企業申報施工總承包資質工程業績考核。
(注:《建筑法》第二條規定:配套工程是指與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相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
3.超過時限的工程業績不予認可。
《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中要求的“近5年”或“近10年”,是指自申請資質年度起逆推5年或10年期間竣工的工程業績。例如,申報年度為2015年,“近5年”的業績是指2010年1月1日之后竣工(交工)驗收合格的項目。
4.超越本企業資質承包工程范圍的工程業績不予認可。
(注:企業以境外承包工程作為代表工程業績申報的,不考核其是否超越資質承包工程范圍。)建筑業企業二升一、一升特升級指導加微信:xuexiang7522
5.項目負責人不規范執業。
企業申報的工程業績中,項目負責人在項目實施時存在非本企業注冊建造師、不具備注冊建造師資格、超越注冊建造師執業范圍執業或違反有關規定同時在兩個及以上項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企業該項工程業績不予認可。資質升級全流程:二升一、一升特咨詢:13522887522薛主任,微信咨詢xuexiang7522
6.保密工程不得作為企業代表工程業績申報。
7.群體建筑(無論基礎是否相連)不作為單體建筑面積業績考核。
8.輕鋼、網架結構跨度業績,不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跨度業績考核。
9.企業因負有工程質量、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被降級、吊銷資質,其相應工程業績不得作為代表工程業績申報。
10.工程業績弄虛作假申報資質被通報批評或撤銷資質的,其相應工程業績不得作為代表工程業績申報。
>>需要注意的是:
1.滿足多項技術指標的單位工程,只作為一項指標考核。
《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中分別考核累計和單項技術指標的,同一工程業績可同時考核,但鐵路方面資質除外。
2.《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中業績要求的“×類中的×類”必須分別滿足,不能相互替代。例如,資質升級指導微信:xuexiang7522,建筑工程一級資質標準,要求企業完成“4類中的2類以上工程”,是指企業完成的工程中,高度、層數、單體面積、跨度等4類考核指標中至少應滿足2類,否則即為業績不達標。
3.企業申請多個類別資質的,工程業績應當分別滿足各類別資質標準條件。
4.企業以施工總承包方式承升級指導加微信:xuexiang7522接的工程,不論該工程是否實行分包,均可作為其施工總承包業績考核。
5.申請專業承包資質的,以企業依法單獨承接的專業工程業績考核。
>>設計、圖紙問題
1.項目未提供圖紙。
2.工程立面圖紙不清晰,且未能反映項目為單體建筑。
3.項目圖紙無設計單位出圖章、設計人員注冊執業印章。
4.工程提供圖紙未能反映考核指標。
5.圖紙中設計單位出圖章有效期、圖紙設計人員注冊執業印章有效期和圖紙出圖日期不符,非有效圖紙。
6.圖紙設計人員注冊執業印章存疑。
7.設計部分不予認定。
>>合同、文件問題
1.工程中標單位非申報單位。
2.工程中標日期晚于合同簽訂日期。
3.合同協議書明確發包人建設內容與合同名稱及竣工驗收內容不符。
4.沒有工程合同專用條款。
5.合同簽訂日期早于直接發包情況報告書簽發日期。
6.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記錄及竣工驗收備案表中無竣工驗收日期,不予認定。
7.竣工驗收備案表中印章不清晰,不予認定。
>>項目負責人問題
1.項目負責人非建筑工程專業。
2.項目負責人在任職時非一級注冊建造師,屬超范圍執業。
3.項目負責人超二級建造師執業范圍執業。
4.項目負責人未注冊在申報單位。
5.項目負責人在開工后變更注冊至另一單位。
6.中標通知書中的項目負責人與合同中不一致。
7.一級注冊建造師證書取得日期晚于項目中標日期。
8.項目負責人個人業績不達標。
>>人員、設備問題
1.一級注冊建造師重復注冊。
2.機械設備不達標。
3.提供的設備購置發票不清晰,未能反映設備名稱及技術指標,不予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