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強調質量,號召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百|量時代”的提出有其內在邏輯與現實需求,背后包含著國家政策理念和民眾意識,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和必須跨上的臺階。
這就像我們現在提出“建設認證認可強國”目標一樣,也正是認證認可行業經歷“跑步式”發展之后,為跟上并適應質量時代要求,為自己找到的一條可以走得更遠的路。
認證認可行業走到現在,同質化、產品單一、高端供給不足、社會認知度低、在國民經濟中的價值權重不高等問題已經成為發展中的“泥沼”。實事求是地講,我們離認證認可強國還有一段距離,作為高技術服務業,提供高品質認證產品和服務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邏輯。
首先,高品質認證要有更高的標準。標準是認證活動的技術依據,只有制定和實施更高的標準,才能使認證活動形成最佳秩序、取得最佳效益。這就需要進一步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不讓標準有短板,使我國在國際標準領域更有權威和影響力,而這方面人才是形成競爭力的根本要素,行業花大力氣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是關鍵。
其次,高品質認證要從基礎端供給向中高端供給轉變,重視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行業要跳出單純追求終端產品質量的窠臼,推動高品質認證由產品鏈向產業鏈拓展,加大對服務質量、管理質量、過程質量、環境質量的輻射度,以戰略的眼光,從質量提升、產業升級、社會共治、經濟發展的高度認識認證在新時期的地位和作用。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行業真的要具備工匠精神。建設認證認可強國不能靠坐而論道,應該是行業的共識和發自內心的意愿。這對于行業來說,意味著要有更高的格局,將長遠利益、社會效益、社會責任放在更高位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信念,崇尚精益求精,永遠追求進步,以求最終打造出本行業最卓越的產品。
當初我們“吃著火鍋唱著歌就把錢掙了”的美好時光,現在只能回味。因為,一切都變了。國家經濟發展到了新的階段,行業格局和市場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服務對象的水平和要求也越來越高了。但是,用戶對認證品質需求的上升正是行業的增長動力,可以肯定的是,高品質認證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你準備好進場了嗎?